▲減
適用范圍:各類吸納重點群體就業的用工企業。
政策解讀:企業招用脫貧人口,以及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且持《就業創業證》或《就業失業登記證》(注明“企業吸納稅收政策”)的人員,與其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并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自簽訂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當月起,在3年(36個月)內按實際招用人數予以定額依次扣減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業所得稅優惠。定額標準為每人每年7800元。政策執行期限至2027年12月31日。
▲返
適用范圍:各類符合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條件的用工企業。
政策解讀:參保企業上年度未裁員或裁員率不高于上年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目標,30人及以下的參保企業裁員率不高于參保職工總數20%的,可申請失業保險穩崗返還。中小微企業按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60%返還,大型企業按30%返還。政策實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底。免申即享,只宣傳按規定繳納即可享受。
▲降
適用范圍:各類符合失業保險降費率政策條件的用工企業。
政策解讀:繼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至1%的政策,其中,單位繳費占比0.7%,個人繳費占比0.3%。政策延續實施至2024年12月底。免申即享,只宣傳按規定繳納即可享受。
▲貼
個人適用范圍:法定勞動年齡內,信用良好,除房貸、車貸、助學貸、5萬元以下消費貸以外無其它貸款的創業人員。
政策解讀:按規定申請最高不超過2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合伙創業的借款人可申請最高額度1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貸款期限最長2年,個人承擔利息1.95。另:5年內畢業的高校畢業生可享受全額貼息政策(2019年7月以后畢業)。政策實施截止2023年12月底。
企業適用范圍:有貸款需求的小微企業
政策解讀:小微企業新招用在職職工數量達到企業現有在職職工人數15%(超過100人的企業達到8%)、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且繳納社會保險的,可申請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其中財政部門承擔300萬元以內的貸款貼息,超出部分產生的利息,由企業自行承擔。
▲補
1.一次性創業補貼
適用范圍:就業困難人員、畢業年度和畢業2年內高校畢業生、脫貧勞動力、退役軍人、農民工等返鄉下鄉創業人員。
政策解讀:符合條件人員創辦小微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自工商注冊登記之日起正常運營6個月以上的,可申請享受一次性創業補貼。補貼標準:每人5000元;對2023屆高校畢業,補貼標準:每人7500元,政策實施截止2024年6月底。
2.社會保險補貼
適用范圍: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和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并繳納社會保險。
政策解讀:企業招用就業困難人員就業,與之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按規定為其實際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的,可給予企業不超過2年的社會保險補貼;
企業招用畢業年度和2年內高校畢業生就業,與之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按規定為其實際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的,可給予不超過1年的社會保險補貼。
補貼標準為單位實際繳納社會保險費單位部分的2/3。
3.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適用范圍: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失業的16-24歲青年、脫貧勞動力就業的用工企業。
政策解讀:企業招用2023屆及離校兩年內未就業的普通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的16-24歲青年,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參加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按每人2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政策實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底;
企業招用困難畢業生(指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以及有殘疾的高校畢業生),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參加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按每招用1人3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政策實施截止2023年12月底。
企業招用2023屆及離校兩年內未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的16-24歲青年,簽訂勞動合同并為其繳納失業、工傷、職工養老保險費1個月以上的,按每人15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實施期限截止2023年12月底。
4、就業見習和見習留用補貼
適用范圍:畢業年度和畢業2年內未就業的普通高校畢業生及16至24歲登記失業的人員。
政策解讀:符合政策條件人員在人社部門認定的就業見習基地開展就業見習活動,可按規定享受見習人員生活補貼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補貼,補貼期限一般為3至12個月。生活補貼標準每人每月1200元,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補貼標準每人每月25元。見習單位接收高校畢業生及失業青年見習且留用率不低于50%的,按留用人數給予見習單位每人2000元的一次性見習留用補貼。